“不专注影响创新”
南都:您上市后对行业格局有一个判断就是“行业只有两家大公司”,在您看来,完全聚焦才能做好视频,反之可能就没戏?
古永锵:我觉得中国互联网发展了十几年,行业内其实有一些很负面的理念跟哲学,比如不专注,认为公司做大了什么都要干,这形成了两个后果,一个是行业不团结,因为交叉竞争的关系,所以一直都是在口水战、恶性竞争、诉讼。
另外也很难产生创新。每天你管那么多事肯定要分散精力,我只做中国菜甚至只做广东菜,广东菜肯定就越做越好,但是大家都除了中国菜之外,又想搞法国菜、德国菜,想做网游、电子商务,创新肯定缓慢。
从用户规模来说,中国已经是互联网第一大国了,腾讯、百度公司市值都跻身世界前几家,但是还是有很多国内外的舆论,说中国互联网山寨这个、山寨那个,就跟中国的互联网不专注、难有创新有关系。
优酷就是因为专注,所以走得比别人快,也有引领行业的创新东西出来,我们会聚焦于“三网合一”的发展方向,这里面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不会去搞什么电子商务、网游、门户、微博。
南都:您觉得不专注是否与中国互联网公司缺乏创新,一直有危机意识有关?
古永锵:我觉得这就像是鸡跟鸡蛋的问题,有危机感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可以继续专注,让自己可以走得更快,另外一个,有危机感所以害怕,所以只能什么都做。
记者观察
古永锵的“微创新”与优酷的传媒梦想
采访前的闲聊是从古永锵那条从纽交所上市敲钟一直戴到广州的驼色围巾开始的,“那是因为我不打领带,系条围巾可以遮一下。”古永锵笑着解释自己的这种“微创新”。而比起史玉柱当年一身白色运动服登陆纽交所,古永锵的这种做法更属于“改良”而非“革命”。
诞生时被普遍定义为“中国版Youtube”,5年后成为全球第一家独立上市的视频网站,古永锵更把优酷阐释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结合Hulu与Netflix两大模式,同时做到了Youtube的规模互联网电视公司”,因为Hulu虽然有专业内容,却缺乏足够的用户规模,而与Youtube相比,优酷70%的视频内容来自专业机构的制作。
而这种随着中国视频行业发展状况和用户习惯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就像古永锵的那条围巾一样,属于悄然变化的结果。
“大人虎变、君子豹变”,从诞生之初被担心视频网站“恶搞”、“庸俗”形象影响社会风气,到政府颁发视频牌照的前前后后;从比其他互联网模式更为漫长的盈利道路,到近年来的版权风波,古永锵的说法是“一路走来不可能不被质疑,我们都习惯了。”
而对于2010年的优酷来说,不仅2.03亿美元融资让公司在视频竞争当中处于更有优势的地位,其与中影集团等传统影视制作发行机构合作推行的“优酷出品”核心战略,在传统影视“大制作”模式之外,扶植青年导演中的翘楚,选择影片在网络与院线双平台播出,更显示出视频领域的产业链合作与行业生态正在逐渐向良性、多赢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优酷上市后,古永锵说得最多一个词就是“感恩”。
“去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上市,是优酷管理团队自己举手表决的。因为觉得更符合优酷做传媒公司的梦想。”采访中,优酷市场副总裁陈英对南都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
实际上,从小在香港5大传媒机构聚集的“五台山”一带生活的古永锵,一直有自己的传媒情结,之后无论是在风投富国还是在搜狐、优酷,都是从事和传媒相关的工作,而无论是让普通拍客还是青年导演在视频的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已经实现了他大学时代就有的“想做制片人”的理想。
而说起创业5年来最难忘的时刻,古永锵谈到了听到《老男孩》歌词的那一刹那,“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我有过梦想”———两位不惑之年的男子以寻求梦想的形象在优酷平台上一炮而红,“优酷上能够展现像西单女孩、小宝这些普通人故事,都可以说是我们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改变其他人人生、改变世界的一些‘微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