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陈慧琳的确存在愤懑这种情绪的话,那么她的确应该对这几天网络上各种对她的分析揣测而愤懑:为什么我生孩子了,你们不但不恭贺,反而怀疑我是假孕?为什么我不幸流产了,你们不但不同情我,仍然不屈不挠的怀疑此事为炒作?
在别人受伤的地方指指点点,是一件相当不道德的事情。只是在怀孕生子这样的问题上,全民的确从没与陈慧琳之外的女明星这么过不去。网络上,无论是怀过孕的,还是毫无经验的,全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比如“怀孕中的妇女胸部会增加好几个CUP,但为什么陈慧琳的胸部完全没变化?”“为什么陈慧琳可以刚生完孩子5天就身着短裙脚踩高跟鞋出现在大众面前?”“21岁顺产的梁洛施也身材变形,何以36岁的大龄产妇陈慧琳产前没孕味,产后没产味?”
这种推理从生理学的范畴还逐步发展到心理学,“看上去和宝宝完全不亲近,脸上也没有初为人母的喜悦”,“并且她老公也没有初为人父的喜悦”,“香港对于男孙这么看重,为什么陈慧琳她爸爸生孩子都没去医院看女儿和外孙”?
奇怪的是,人们并没有与李嘉欣(微博)过不去。哪怕李嘉欣无论是产前还是产后,身材都毫无任何走形,同样满足“腰不粗、腿不肿、臀不肥”这几大疑点,月子里穿着小短裙与露趾高跟鞋亮相,换来网友的不是质疑,而是称赞,“有些人果然就是得天独厚”。
李嘉欣不被怀疑,是人们相信作为一个处心积虑要嫁入豪门的心机女,怀孕生子为许家添孙,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唯有过了这关,李嘉欣才可算巩固了胜利果实。但陈慧琳呢?陈慧琳出身富家女,虽然嫁了富商男友,但看上去独立自强,工作努力,毫无依赖对方的打算……事实上,我们早就怀疑陈慧琳是个机器人。
那么,陈慧琳会有愤懑情绪吗?要知道哪怕是之前她面对自己的假孕传闻时,也只是回答“不回应”。就像她那树立在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蜡像一样,我们认识陈慧琳这么多年,只知道她是各种“杰出青年”与“青年领袖”,我们不知道她私下会有什么爱好,会寂寞吗,会狂喜吗,她心中所求什么,所忧什么——我们见她就像认识办公室里一个女同事,她漂亮能干,虽然我们时常见面,但谁也不想约她一起吃午饭周末一起逛街。因为她没有气味,没有温度,她只是一个事事正确的好职员,男友是富商,恋爱了16年,一切都这么正确,但绝不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爱一个明星,要么爱她美艳得高不可攀,要么爱她神秘得难以揣度,要么,便是爱上她曲曲折折的故事,咧嘴大笑或者失声痛哭的瞬间。只有经历那样的瞬间,大众才会把你当做“自己人”。
是的,职业化。陈慧琳的问题在于太过于职业化,她并不认为做明星需要和观众交流感情,或许她觉得失控是种丢脸的事情。她职业化到连流产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迅速发公告给传媒,而不是在某次采访中突然被提及而失声痛哭起来。而我们爱一个明星,要么爱她美艳得高不可攀,要么爱她神秘得难以揣度,要么,便是爱上她曲曲折折的故事,咧嘴大笑或者失声痛哭的瞬间。只有经历那样的瞬间,大众才会把你当做“自己人”。从此你的感情可以被理解,你的错误可以被开脱。
我们怎么会信任一个从未和我们分享过眼泪与不幸的女明星?一个风调雨顺的女明星,正确的唱着“更多更多渴求,会有更多报酬,更高更高享受,为什么不追求”,这样的娱乐圈女白领?就连她最伤情的时候,也不过是《我想我不够爱你》。
HI,亲爱的陈慧琳,也许你的确会有愤懑情绪,也许你也希望种种揣测可以停止。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但在那之前,能否从蜡像馆里走出来,走到街上、走到人民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