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于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后发地区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全职引进可能性和现实性不大。通过实施人才合作,柔性引才是破解后发地区人才困境的有效措施。
当前,后发地区在推动人才合作工作中,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行政手段“拉郎配”,导致“合”得不够紧密、“作”得不够深入。在人才合作实践中,还缺乏足够量的个性化的载体,有些合作尚处于浅层次。为此,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合作、人才使用培养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大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研发平台力度,深入推进筑巢引凤工程,推动人才合作由短期向长期转变,由项目向产业转变,由行政向市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