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财经》杂志的报道指出,5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交易价值约为4000亿美元,开创了中俄油气对外合作之最。
但部分专家认为,这一历史大单绝非资源国与需求国之间商业逻辑的产物,而是在地缘政治变局下,为显示联盟姿态而签订的互助协议。乌克兰危机作为压在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在地缘政治和能源领域均面临美国压力的俄罗斯最终下决心走向中国。
专家指出,两国紧密合作的强烈意愿,可能导致对潜在分歧和风险的刻意回避。这些风险包括,迄今已对乌克兰实行了三次断气的俄罗斯能否如约供应,并保障稳定供应?大单虽终于签订,但对双方而言均远够不上“修成正果”,合作本身尚面临诸多变数。
而对中国而言,在此战略窗口期,应抓紧落实天然气价格改革,激发天然气市场活跃度以形成定价能力,才能在全球获得足量而可承受的天然气供应。
乌克兰政治变局促俄罗斯改变战略
《财经》杂志报道指出,简单梳理历史即可发现,中俄历史上的能源大单,基本都是在外部压力下签订的。例如,在金融危机后2009年签订的中俄石油大单。而此次的天然气大单,基本情况和石油大单非常相似——俄罗斯经济上面临严峻形势,希望与中国签订大单而获得喘息。
不同的是,这次俄罗斯的麻烦不只在经济领域,还有来自地缘政治上的压力。
在众多受访的政经学者眼里,延宕20年的中俄天然气大单敲定虽是基于市场开放和互相需求,但乌克兰事件是促 成双方合作最重要的催化剂。乌克兰政治变局以来,美欧对俄实施了经济制裁,虽然俄罗斯企业融资并未受到限制,但事实上俄罗斯企业已经很难在国际上获得任何 融资,除了中国。
多位专家对《财经》表示,中俄在能源尤其是油气领域,存在着极高的互补性,两国此前的能源合作也均具备商业逻辑。但此次天然气大单谈判十年而一朝签订,却是乌克兰危机和经济制裁让俄方临时改变了战略。
这种被政治利益裹挟的经济合作也引发了专家的担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旭认为,在这个时 候签订协议,是“双方力图造成两个国家真正抱在一起”的一个姿态,“这是一柄双刃剑。两国现在越想紧密一体,越会刻意回避目前存在的矛盾和不和谐、不够清 晰的利益纠纷。而这在未来都会成为隐患”。
按时供气难保证
《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 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主供气源地为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气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 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中国业界与学界已有部分专家开始质疑中俄天然气管道能否在2018年顺利实现供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指出,俄罗斯此次气源开发难度较大。东西伯利亚的油气田 是新开发,不像西西伯利亚是苏联时代就已开发的成熟油田。前者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除用于配送的管道、加气站之外,还必须建设供电、供暖、供水等生产生 活设施。这些建设成本比西西伯利亚的成本高出不止一倍,而人工成本更是高出3倍至5倍。
俄罗斯目前的麻烦,在于融资、政策和效率等方面均面临不确定性。此外,还有当前地缘政治环境及该国独特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干扰。
这正是部分中方专家所担忧的。“俄方能否按时供气很难说,因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不同于中亚管道,后者从气田开发到管道修建全部由中方主导,无论承包商或施工方都是中国人。即使如此,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才实现超期完工,俄方很难做到。”中国石油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
《财经》的报道指出,而俄方最主要的困难,还是在于融资。俄罗斯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俄 政府在基建上基本不投资,主要依靠企业完成投资。而企业的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融资。“俄罗斯很多工程项目都是做了计划后完成不了,就是因为没钱了。”中国人 民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旭称。
刘旭表示,尽管中国已答应预付250亿美元,但俄方仍需再筹到约300亿美元用于开发和建设。指望俄气出这笔资金显然不现实;且目前俄罗斯正遭受西方制裁,以较低成本向西方金融机构融资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俄罗斯只能内部融资。
目前俄罗斯有可能实现的融资方案有限。一方面,普京计划让俄罗斯外汇储备出一笔钱为俄气增资,用于修建天然气管道;另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可从国家福利基金中拿一部分资金投资基础设施。
此外,俄罗斯储蓄银行等俄国有商业金融机构表示,愿意参与此项目融资。然而,上述投资来源是否有国家政策方面的限制,或有其他方面的利益掣肘,都是未知数。
有诸多业界人士担心,尽管预付款能保证俄罗斯前期工程的开展,但俄方较低的行政效率以及东西伯利亚各种复杂的环境、气候问题,令人难免担忧工程进度能否得到保障,中俄天然气合作前路尚艰。(腾讯财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