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言人23日表示,教育部一直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希望不要炒作高考“状元”。2004年起,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叫停“炒状元”,但收效不大,“状元”仍是录取期间全国最引人注目的话题。
北京高考状元出炉、浙江高考状元出炉、河北高考状元出炉、贵州高考状元出炉……尽管山东等地此前就声称要重拳封杀高考状元相关信息,也尽管教育部早就严禁相关部门“热炒”高考状元,但毋庸讳言的是,各色状元信息还是在第一时间满面春风地呼啸而至。有一个道理是肯定的:封得住状元信息,挡不住状元情结。
高考状元成了“当季炒货”,已经衍生出诸多乱象:比如2010年,北大和清华曾因为“高考状元数据打架”引来众多质疑,清华大学招办披露,当年九成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省份的文科第一名被清华录取,而之前北大称,全国各省份文理科第一名中,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录取;再如各地重奖高考状元之风早已癫狂变异,2007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陈默,一个月就获得各方奖励68万元,2009年,四川省巴中中学董伟夺得理科状元,当地政府重奖学校100万元,加上清华为争夺董伟付出的奖学金和学费全免,以及有地产商给予的数万元奖励,围绕董伟产生的经济效应高达110多万元……至于逶迤于高考状元之上的相关产业链,更是遍地开花,2002年始,市面上开始出现大量打着“高考状元”名号的书籍,比如《高考状元阅读书系》、《高考状元演讲录》等,堪称经典的当属“贴身侍卫”的学生内裤包装盒上,竟然显著位置印着5名省高考状元的半身像。
高考状元炒到这个份儿上,弄得职能部门不出来“喊停”也不好意思了。“喊停”体现了两种姿态:一是应和素质教育的价值旨归,强调不惟分数论英雄,减轻低分者的心理压力;二是防止把新时期教育弄得跟封建科举一样,遭人笑话。结果就是严禁炒作的禁令一道道出。但问题是在名校掐尖录取如火如荼的当下,在分数政绩未曾改观的今天,高考信息都能按量论价了,状元信息又如何能封锁得住呢?
2010年,一份《2009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介绍了部分优秀状元职业状况,并得出结论:“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顶尖人才’”。丁肇中先生也曾说过,“我所认识的20世纪和21世纪拿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的。”可见,状元并不是个人生中的硬通货,而别人的成功能不能复制,早就是个颇有争议的教育难题。
回头想想,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当然有现实的道理,但考个第一名,总是高兴的事儿,对考生来说,“不炒作”似乎也是另一种不公平。这些问题的纠结,说到底,还是因为高考制度身子不正,如果教育资源早就公平配置了,如果素质教育不再是个传说,如果依附于高考之上的不良产业被有序剥离,炒不炒作高考状元又有什么关系呢?说到底,“高考状元”不过是一只年年吃的染色馒头,因为别无选择,所以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