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教育部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一年来的贯彻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针对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微博)的问题,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袁振国表示,这是改革的方向,随迁子女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有权利在居住地参加高考。但他也坦承,这项工作目前没有时间表。(本报7月16日A28版报道)
实施教改,总是充满悬念;落实异地高考新政,总是在吊民众的胃口。去年5月,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高考)、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被纳入教改“先行先试”的范畴。然而,“先行先试”了一年多,异地高考“尚无时间表”,仍然在无限期的“调研”之中。
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经济大潮助推人口四处流动。然而,教育体制却远远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比如,流动人口子女一度无法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进而又无法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高考之前他们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报名 。问题是,各地基础教育使用的教材不一 ,流动人口子女回家乡参加高考便遭遇“水土不服”,难以考取好成绩;因而,很多流动人口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接受基础教育,“留守儿童”由此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让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参加高考,确实困难重重。正如教育部学生司负责人所言 ,“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事情复杂,矛盾近几年逐渐显现 ,但牵扯到户籍管理等各方面的事,教育部一个部门难以解决。”但依笔者之见,这仅是浮在表面的难点,还有更难的问题潜伏在坊间。比如,流动人口子女在某地参加高考,势必会“分享”当地人口子女的升学机会,影响户籍人口的既得利益 。
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难不是异地高考新政停步不前的理由。如果我们要捍卫教育公平,就必须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升学问题,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知难而进,闯出一条路来。因此,教育部门该拿出一个放开异地高考的“时间表”了,不要总是让人们“画饼充饥”。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