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毕业生们有的选择读研,有的选择就业,有的继续备战明年考研……但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愿离开学校,继续“赖”在学校或学校旁边,这些人统称“赖校族”,每年毕业时,都有学生加入这一行列。
赖校族 “赖”的是什么?
学校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何还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学校里生活成本很低:不用交房租,不用交上网费,食堂的饭菜也比便宜。还可以上操场打篮球、去图书馆看书。”省内一所高校毕业生小林对记者谈起“赖校”的“幸福生活”,让人不禁想起校园中的美好回忆。
作为一名“赖校族”,小林可被视为“赖校”一族的缩影——虽然毕业已有些时日,但他却一直“赖”在学校,理由是:还未找到理想工作,学校环境好,待着舒服。目前,小林已经搬到一位学弟的宿舍里,这位学弟刚好暑假没回家,因此小林就到他宿舍去。小林告诉记者,之前有去找了几次工作,都没找到满意的,现在都有点心灰意冷了,先在学校里住上一段时间再做考虑。
当前正是毕业生离校的季节,记者走访了福州多所高校,对多位毕业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发现小林这样的“赖校族”为数不少。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还没找到“下家”而暂住在学校的,也有屡战屡败的“考研族”,也有“亡羊补牢”的“大学五年级生”,都因为学校的便利资源和熟悉的环境成为“赖校族”。
记者了解到,虽然高校采取“强制措施”,要求毕业生离校,但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年“赖校”生仍然存在,其中多数住在校内宿舍。有的人一赖就是大半年,要么隐居在校园内,要么“赖”在学校旁边。
省内一些高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毕业生一时还未找到工作和宿舍,经过申请,学校还是会人性化考虑,允许他们再待一段时间。一位老师说,都是自己的学生,哪能说赶走就赶走。但如果是不去找工作,长期“赖”在学校里,那肯定是不行的,学校肯定不允许。
他们的出现要“赖”谁?
毕业生不去找工作,选择“留守”当“赖校族”,从表面看似乎是个人私事,却不能不引起重视。是大学生对社会不适应而重回学校当起“赖校族”,还是家庭溺爱,或是学校教育的不当?“赖校族”的出现赖谁呢?对此,网络上的讨论也是意见不一。
有网友认为“赖校”是不成熟的表现,是在逃避责任,“就算是他们以后离开了学校,也是经不起挫折的。”许多人也指出家长对此也有责任,网友“大山”说:“关爱子女是人之常情,但做父母的过分宠爱孩子,就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妨碍他们将来独自走向社会。有子女毕业之后当‘赖校族’的,家长无论主动支持还是被动接受,都应当要明白一个道理,不‘断奶’的孩子是长不大的。”
也有网友提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有网友认为:“一所高校仅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从不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不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这样的教育岂是成功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校园‘赖校族’的出现,正是对‘短腿’教育的一种报复。”
在指责声中,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曲线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应急反应,网友“爱生活”表示,“赖校”既节省开支,又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其背后显然含有社会、经济因素,不能全怪毕业生。
专家:应从心理上多关心辅导
在省红十字会心理援助中心主任陈建先看来,学生“赖”在学校里不去找工作,是心理上还没“毕业”。很多学生习惯了大学里无忧无虑的生活,不习惯外面的竞争生活,有的在找工作时碰壁一两次就不想再找了,心理上产生不适、焦虑感。这时候,赖在学校或者周围,可以让他们找到熟悉的感觉,碰到熟悉的事,由此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竞争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产生依赖心理。
陈建先告诉记者,根据他们的调查,“赖校族”很多是群居的,这些人要么是好朋友,要么是同学,彼此熟悉。这种情形会让他们产生心安理得的思想,产生群体性效应——反正他们也是如此,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这对成长是很不利的。
陈建先认为,斩断“赖校族”的依赖思想,家长应多做工作。他建议,在孩子毕业时期,应多从心理上关心指导他们。“不要再把他当成小孩,让他自己慢慢去适应社会。”陈建先说,家长不要进行攀比,一直和孩子说谁谁又找了什么好工作,考了什么名校研究生,这会让孩子产生挫折感,消极对待竞争。
此外,同学们之间也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了解情况的学长学姐们可给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多讲些成功案例,引导他们走向社会。
“赖校族”本人也应勇敢走出社会参与竞争,即使有过失败一两次也没关系,不走出去试一试,是“赖”不到机会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首先是自己必须主动出击,迎接挑战。否则,不管‘赖’到什么时候,都赖不到机遇的。”